2007年,靖宇至松江河鐵路項目獲批,當時設定線路全長為74.1公里,項目工期為3年,2007年開始開工建設,2010年建成使用。但是該工程卻因故一直沒有建設。在事隔兩年之后,2009年才由鐵道部批準建設,項目業(yè)主單位為沈陽鐵路局。
工程自2010年正式開始施工,僅僅一年后便停建。對于停建的原因,鐵道部對公眾發(fā)布信息稱是工程出現安全隱患,正在進行調查。而當地的群眾和工人卻稱,早在事件發(fā)生前,一些工地便出現的“異常”。
靖宇縣交通局副局長關學成向記者透露,2009年,當地得知要修建鐵路的消息后,大家都很興奮,畢竟一個戴了幾十年“貧困縣”帽子的地方,太需要一條鐵路線來促進當地的經濟,為了配合鐵道的建設,靖宇縣還成立了“鐵路靖宇段征地拆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”,用最短的時間完成拆遷任務,滿足工程的施工條件。
“從六七月份便開始陸續(xù)停工了!”關學成介紹,幾個月前,靖宇境內的幾個工地便紛紛停工,很多工地都稱工程“沒錢了”,只好停建,等待有錢后再修建。但是他們幾天前從網絡上看到“大橋”(頭道松花江二號特大橋)出事的報道后,才知道停建的原因并非是無錢,而是工程出現了質量問題。
對于出現的質量問題,關學成表示很“痛心”。關學成說,工程全長70多公里,其中有50公里在靖宇境內,靖宇為了讓該工程能順利完工,投入了不少的人力、物力,畢竟作為靖宇的第一條鐵路,這是當地人幾輩子的期盼,如今停工了,這讓很多人為之著急。
記者隨后在工程沿線多個施工工地發(fā)現,“靖宇至松江河線工程”的各個施工現場都已經停工,幾乎看不到施工人員。
相關人士表示,“靖宇至松江河線工程”是東北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,其因為質量問題而遭遇停工,將對吉林乃至整個東北地區(qū)的水泥行業(yè)帶來致命影響,東北水泥行業(yè)或在近段時間內陷入低迷困局。